首页 贷款利率 股票闪崩怎么处理最好(股票闪崩怎么回事)

股票闪崩怎么处理最好(股票闪崩怎么回事)

贷款利率 2024-05-10 12:31:21 503 金融资讯网

如何应对股票闪崩?1.股市崩盘后,不要惊慌。先冷静下来,分析一下自己的操作是否有问题,找到原因,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当你发现闪崩股的时候,先不要急于卖出一段时间,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反弹,所以你可以等待一段时间,看看市场情况。如果没有好的机会,那么你可以考虑清仓。

近几个月来,大盘虽然一直在3000点上方窄幅徘徊,但一直风平浪静。不过,个股却频频出现“闪崩”,比如本周神雾环保(300156,诊断股)、雪浪环保(300385,诊断股)等。这将对投资者和市场气氛造成相当大的伤害。对此有什么预防措施吗?

股票闪崩怎么处理最好(股票闪崩怎么回事)

切实转变投资理念

黄向元

最令人惊讶的不是神武二人的闪崩,而是他们的两次闪崩中,有100多只资金闲置,有的一上午损失超过2600万。

难道基金不喜欢宣称自己是聪明钱吗?那么,怎么可能他们自杀一次还不够,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却犯下了两次违法行为?说起来,这与其说是对神雾业绩的质疑造成的,不如说是该基金的建团策略造成的。

今年5月,网络上出现知名财经评论员质疑神雾业绩的文章。尽管神雾集团第一时间表达了担忧,招商证券(600999,诊断股)研究员更是一一反驳了质疑,但无奈神雾集团股价实在经不起考验,竟然大跌。低于测试。质疑文章一出,立即沦陷。更不可思议的是,在经历了5月的大幅下跌后,尽管神雾及神雾公司高管在6月份增持,但不到一个月后,神雾及神雾的股价又遭遇闪崩。但这一次的闪崩,并不是因为神武双雄的性能出现了新的问题。完全是基金巨额抛售造成的。虽然据称该基金抛售金额约为1.5亿元,但当天两只股票的成交量分别为4.82亿元和3.96亿元。不难看出,抱团供暖基金最初的混乱和最终的放弃,可能是闪崩事件再度发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不可否认,在最近的闪崩现象中,性能的改变可以说是更大的罪魁祸首之一。不过,虽然业绩变动是我国不少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且长期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历年来上市的新股,但只要不存在刻意造假或信息披露不充分的情况,业绩变动充其量只是夸大其词。犯罪。基金作为机构想要准确、及时地发现和判断上市公司的业绩变化还存在困难,更何况在信息知识方面始终处于劣势的散户呢?上市公司业绩的变化可能对机构和散户都造成很大的伤害,但这是否意味着人们对业绩变化和股价暴跌束手无策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目前,***加大了对欺诈发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虚假信息披露等违法发行行为的打击力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投资者的保护。但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没有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单纯依靠外部保护很难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其中,在日常投资活动中,散户最常见的行为倾向就是跟风。事实上,习惯跟风炒作的散户和喜欢抱团取暖的机构投资理念如出一辙。

大多数投资者认为会发生的风险可能并不是真正的风险。相反,如果大多数投资者认为某种风险不会发生,那么也许它可能会变成更大的风险。如今频繁出现的闪崩现象,很大程度上是扎堆取暖、跟风炒作造成的。基金等机构认为抱团可以让人温暖,殊不知这种抱团的自信也是最不靠谱的。稍有扰乱,树倒,猴散。追随者也不例外。

投资者的长期成功基于安全的投资组合。但对于我国投资者尤其是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来说,更大的问题是过于习惯押注业绩不佳的ST股,或者过于热衷于押注所谓的高成长。事实上,投资是一种实践,既包括内部培训,也包括外部培训。如果没有对真实价格和长期价值的辩证分析和准确把握,无论你如何抱团取暖、跟风炒作,都容易在急功近利中犯错误。

从某种意义上说,近期神雾等个股的闪崩,给我们投资者上了一堂生动的投资者教育课。它告诉我们,价值投资,只有价值投资,而不是任何跟风炒作的投机、炒作,才是成功的唯一途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办法。尤其是面对难以预测的业绩变化和股价暴跌,如果没有正确的投资理念转变,更谈不上有什么先发制人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一切都无从谈起。

规避风险的五个技巧

皮海舟

曾几何时,“闪崩股”被内地投资者认为是香港股市的专利。尽管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初股灾期间,A股市场大规模出现了“闪崩”现象,但人们仅将其视为特殊时期的特殊现象。但如今,当“闪崩股”再次在A股频繁出现时,投资者不得不面对“闪崩”。事实证明,A股也可以在不发生股市崩盘的情况下出现“闪崩”。

有人说,“闪崩”也是一种投资者教育。如果你从另一边看火,这是正确的。因为对于投资者来说,更好的投资者教育就是让投资者赔钱,而且赔很多钱,让投资者伤心欲绝,这样投资者自然就会有风险意识。所以,经验有句话说,熊市是对人最好的磨练。投资者要想成熟、成长,必须经历两次以上的熊市。“闪崩”直接刺痛了投资者,让他们心痛不已。这当然有利于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如果投资者能够多拿到几块钱,这将更有利于投资者的成长,自然也是教育投资者的有效方式。

不过,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投资者教育固然重要,但投资者仍不希望受到“闪崩”股票的伤害。退一步讲,即使你被“闪崩”股伤害了,也要吸取教训,真正起到教育投资者的作用,这样才能从此远离“闪崩”股。那么,投资者如何才能远离“闪崩”股呢?我认为有五个技巧可供投资者参考。

首先,你应该经常做空并保持空头仓位,这样“闪崩股”自然不会打击你。由于A股市场是一个只有做多才能赚钱的市场,这就培养了A股投资者“死多”的投资思维。虽然现在有融券和股指期货,两者都可以做空,但是中小投资者基本被排除在这两者之外,而且就融券而言,证券公司通常没有证券可以贷出,融券卖空是徒劳的。因此,投资者基本维持“死多头”的态度。然而,这种做法却成为投资者损失的根源。毕竟中国股市有牛有熊,投资者做多只会加大投资损失。当“闪崩股”频繁出现时,被“闪崩股”伤害的几率就会增加。因此,A股市场的投资者一定要学会做空、空仓。这样,“闪崩”自然就不会伤害到你了。

二是远离问题股和有负面消息的股票。这两类股票最容易出现“闪崩”。比如本周“闪崩”的个股神雾环保和雪浪环保,前者是叶檀团队点名质疑的股票,后果是韩志国点名涉嫌欺诈上市的股票。如果投资者能够在市场出现疑虑时立即退出这些股票,就可以完全避免“闪崩”。这也是君子不筑危墙的道理。

三是远离主题股,尤其是股价高的主题股。炒题材是A股的坏习惯,但如果一只股票只有题材而没有业绩,这种炒作迟早会受到市场的抛售压力,导致股价下跌。因此,当该题材股票股价飙升时,股价下跌是大概率事件,出现“闪崩”的可能性也很大。

四是远离怪兽股、庄家股。这两类股票也相对容易出现闪崩。因为作为股票做市商,通常是银行家在操纵自己。突然抬起、突然按下都是正常现象。如果银行家的资金链出现问题,闪崩是不可避免的。股票的魔鬼就在于忽涨忽跌,闪崩也很正常。

第五,远离已解除大额限售股的股票。例如亿亿创业(002797,诊断股),解锁股数是流通股数的4.48倍。因此,当限售股正式解除后,股价暴跌,甚至连续跌停。因此,投资者需要远离此类股票,避免受到巨量限售股解禁引发的股价“闪崩”打击。

加强信函公开,防止闹剧发生

曹忠明

香港市场频繁出现的个股“闪崩”模式也开始在A股出现。尽管与没有涨跌幅限制的香港市场相比,A股一个交易日的“闪崩”导致跌幅较大,仅为10%,但投资者遭受的损失也难以承受。因此,监管部门和投资者都有必要密切关注A股“闪崩”的蔓延趋势。

近期A股最“出名”的“闪崩”无疑是神雾集团旗下的神雾环保和神雾节能(000820,诊断股)。继今年5月25日这两家上市公司“闪崩”后,7月10日又突然跌停。神雾环保和神雾节能分别属于创业板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创业板和深交所主板的走势不再像之前那样低迷,但神雾集团旗下的这两家上市公司的走势却上演了与大势的“背离”,这也让其投资者表示无法理解。

个股“闪崩”背后的原因各不相同。比如5月25日神武系列的“闪崩”,就是源于市场人士的质疑。最近突然下跌的原因尚不清楚。雪浪环境的“闪崩”,显然与韩志国质疑向松佐内幕交易有关。尽管上市公司作出澄清,但投资者仍心存芥蒂,出走成为部分投资者的选择。此外,市场尚未见到贝因美(002570,诊断股)、茂业商业(600828,诊断股)等个股“闪崩”的“权威”说法。

不过,当个股出现“闪崩”时,笔者认为有两方面需要关注。比如贝因我、神武的“闪崩”背后应该是有原因的。其中,我个人认为,是否有任何“预言家”提前获得了相关信息,是非常值得怀疑的。否则,其“闪崩”就没有合理的解释。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有先见之明”的人就涉嫌内幕交易,而通过内幕交易,他可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另一方面,笔者认为个股“闪崩”也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足有关。在神雾等两家上市公司“闪崩”后,相关上市公司并未针对市场质疑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由于两家上市公司均收到深交所对其2016年年报的问询函,且问询函指出营业收入过于集中,市场有理由怀疑其财务数据的真实性。

近年来,监管部门不断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虽然取得了进展,但根本问题尚未解决,即违规成本低。例如,《证券法》号文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发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披露信息,或者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责令限期改正。进行更正。给予警告,并处三十万元以上六十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即使最高处罚也只有60万元。这种处罚就像“痒痒”一样,根本没有惩罚作用,更谈不上威慑作用。上市公司不披露“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可能会获得巨大利益。两者对比,结果不言而喻。这也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成为“老大难”的根本原因。

因此,对于同样染上了“闪崩”恶习的A股上市公司来说,笔者认为信息披露才是问题所在。如果上市公司能够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信息,那么即使因为利空消息而出现“闪崩”,也应该是在信息披露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也一定会发生。不是突然的“闪崩”。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信息披露可以防止个股突然“闪崩”,而修改证券法相关规定,大幅提高信息披露违规成本是当务之急。

金融资讯网 Copyright @ 200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467号-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