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贷款利率 2007年金融监管 2020年金融监管划重点补短板

2007年金融监管 2020年金融监管划重点补短板

贷款利率 2024-01-15 12:56:55 747 金融资讯网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2007年金融监管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2020年金融监管划重点补短板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一、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

1、第一条为加强对汽车金融公司的监督管理,促进我国汽车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2007年金融监管 2020年金融监管划重点补短板

2、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汽车金融公司,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银监会)批准设立的,为中国境内的汽车购买者及销售者提供金融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3、第三条汽车金融公司名称中应标明“汽车金融”字样。未经中国银监会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汽车金融业务,不得在机构名称中使用“汽车金融”、“汽车信贷”等字样。

4、第四条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汽车金融公司实施监督管理。

二、关于银行担保发债的监管规定

1、根据我所了解的信息,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NAFMII)发布的《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和《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注册规则》是针对银行为企业发债提供担保的监管规定。

2、这些规定要求银行在为企业发债提供担保时,需要遵守一系列条件和程序,包括对被担保企业的信用评级、担保金额和担保期限等方面的规定。同时,银行还需要对被担保企业的经营状况、偿债能力等方面进行尽职调查,确保被担保企业具备偿还债务的能力。

3、至于对境外发债银行提供担保的例外规定,我暂时还不太清楚。建议您查询相关法律法规或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三、国际金融危机是哪一年

1、金融危机发生在2008年9月15日。全球金融危机又称世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信用危机,更是指全球金融资产或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危机。

2、具体表现为全球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或某个金融市场如股市或债市暴跌等。

3、比如1930年引发西方经济大萧条的金融危机和2008年9月15日爆发并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

4、早在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的破产就暴露了次级抵押债券的风险;

5、从2007年8月开始,美联储作出反应,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以增加市场信心,美国股市也得以在高位维持,形势看来似乎不是很坏。

6、然而,2008年8月,美国房贷两大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股价暴跌,持有“两房”债券的金融机构大面积亏损。

7、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被迫接管“两房”,以表明政府应对危机的决心。

8、如果说上述种种现象只是矛盾的集中爆发,那么问题的根源则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9、第一、美国政府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为危机埋下了伏笔。

10、第二、金融衍生品的“滥用”,拉长了金融交易链条,助长了投机。

11、所幸的是,由于我国参与全球化的步伐较为谨慎,因此较大程度地避免了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

12、但不幸的是,我国也同样也存在若干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病因”,这值得我们去深刻反思。

13、首先,虽然我国国有大型金融机构的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鉴于我国特殊国情,我们也许无法解决政府对大型金融机构的隐性担保问题。

14、但一定要继续加强国有金融机构运作的透明化程度,切实防止金融机构的过激行为,如过度放宽信贷标准和涉水国际投机活动等。

15、第二,金融衍生产品是把双刃剑,它能够发挥活跃交易、转移风险的功能,也能凭借杠杆效应掀起金融波澜。因此,金融衍生品一定要在监管能力的范围之内适时推出,切莫使其沦为投机客兴风作浪的工具。

16、第三,货币政策要兼顾资产价格波动。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央行往往为了稳定预期而表示坚决执行某项政策,如反通胀等,但是货币政策的“偏执”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股市和房市价格的剧烈波动。

17、上世纪末的日本经济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当下的美国金融危机,都是资产价格泡沫急剧破裂惹的祸。因此,货币政策应兼顾资产价格波动,政府更要多管齐下消除不稳定产生的制度根源。

四、2008年经济危机的表现

1、股市暴跌。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主要标志之一。

2、资本外逃。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又一主要标志之一。

3、正常银行信用关系遭到破坏,并伴随银行挤兑、银根奇缺和金融机构大量破产倒闭等现象的出现。

4、官方储备大量减少,货币大幅度贬值和通胀。

五、CDS在金融业代表什么

1、cds是一种合同。全称creditdefaultswap,意思是信用违约掉期合约。cds合约是美国一种相当普遍的金融衍生工具,1995年由jpmorgan(2000年与大通银行、富林明集团完成合并成立今天的摩根大通)首创,2007年中市值达45万亿美元,aig报病危时据说达62万亿美元。

2、cds相当于对债权人所拥有债权的一种保险。从理论上讲,cds卖家售出cds,对相应的一份债权将来是否得以履约做出担保;而这样一来,作为买家的债权人就把债权违约的风险让渡给了cds卖家。

3、具体来说,cds所担保债权,一般是各种各样但信誉度各异的债券,如地方政府债券,新兴市场国家的债券,以住房按揭为抵押的债券(包括次贷),以及小范围的或企业双方的债券和债权。按金融产品的惯常分类,这些债券因都承诺了债权人的定期、定量收益,都叫做固定收益(fixed-income)产品。

4、cds买家所获得的保险承诺包括:倘若债权违约,或有债权评级下调等各种不利的“信用事件”(creditevent)发生,收入仍不受影响(视具体条款而定)。一般的债权人起码仍可收回所持债券的面值。

5、如此这般,cds买家所获得的保护,等于说它们在信用事件的条件下(债权产品违约率上升时),仍可获得预期的收入甚至利润。因为此时cds卖家将对它们支付与所担保债券面值相当的现金。而在没有信用事件的条件下,如所担保的债券按期履约,cds卖家将从买家获得定期的保险费收入,也能由此获取利润。但总的说来,一旦“信用事件”发生,cds卖家要承受的损失将相当巨大。

6、cds的好处,是当企业或个人在面临多种债权风险(比如拥有多家公司的债券)而又不想马上将债权全部出售的时候,可获得cds卖家所提供的保险。但另一个结果,就是促使投机者对债权产品的信用度像赌徒一样地下注,并通过押准了某项违约债权而获利。鉴于cds市场的市值已超过cds所代表的债券和贷款总额,该市场的投机性已显而易见。

7、一个投资商如果看好某公司的“信用质量”(creditquality),可售出对该公司债券的担保以获得收益,而不必花很大一笔钱来真正购买该公司的债券。

8、一个投资商如果不看好某公司的信用质量,也可只花很少的钱购买对该公司债券的保护,等到信用事件发生时获得暴利式的收益。

9、由于cds市场并不要求以某真正债券作为交易工具,而只要求以某债券为价值参考,投资商还有其他很多方法变换自己的投资组合。

10、市场参与者也并不非要等待cds到期才能见到收入,而是按照各种投机价格大肆买卖cds合同;他们也能靠持有新的cds来平抑手中老的cds所带来的风险。

11、因为cds都是柜台交易,要求交易者对相关资产十分了解,同时背后又按照各自秘密的数学模型来精算未来收益,因而交易者大多数都是金融机构。

12、也由于整个市场是柜台交易,又没有任何监管,cds卖家所承担的风险是否超出它的支付能力人们不得而知。而在全社会信用履约率大幅度、大面积下降的时候,哪家cds卖家还能支付得起它们的巨大损失,人们也不得而知。而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美国政府将如何监管cds市场,将来还会不会继续让它在无监管下运行,人们仍不得而知。

六、2008年经济危机的源头

1、2008经济危机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

2、即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

3、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

4、次贷即“次级按揭贷款”(subprimemortgageloan),“次”的意思是指:与“高”、“优”相对应的,形容较差的一方,在“次贷危机”一词中指的是信用低,还债能力低。

5、次贷危机从2007年8月全面爆发以来,对国际金融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使金融市场产生了强烈的信贷紧缩效应,国际金融体系长期积累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得以暴露。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

6、起源于美国的这次次贷危机正波及全球,全球金融体系受到重大影响,危机冲击实体经济。中国也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

7、金融工具过度创新、信用评级机构利益扭曲、货币政策监管放松是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美国政府采取的大幅注资、连续降息和直接干预等应对措施虽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8、由此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金融调控政策必须顺应经济态势,符合周期性波动规律;应在加强金融监管、健全风险防范机制的基础上推进金融产品及其体系创新;应抓住有利时机,鼓励海外资产并购,优化海外资产结构,分散海外资产风险。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金融资讯网 Copyright @ 200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467号-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