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贷款利率 调节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作用,调节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作用的方法

调节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作用,调节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作用的方法

贷款利率 2024-05-10 01:51:29 0 金融资讯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调节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作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调节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作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基准利率上浮是什么意思?

基准利率理论上是指商业银行和金融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存款和贷款的利率,是市场上利率水平的风向标。央行基准利率属于央行提供给商业银行的存贷款的指导性利率,各个金融机构会根据这一标准来制定自己的存贷款利率。

调节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作用,调节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作用的方法

根据市场变化和政策要求,央行基准利率会有相应上浮或下浮,即基准利率指数的上升或下降。例如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10月24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5%。

银行的存款为什么要实行基准利率和上浮利率的双轨制呢?

这个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利率就是资金的价格,我们知道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其实现在大多数的商品的价格都是市场自由决定的,但是银行存款的价格还是存在这个问题,“价格双轨制”是市场经济改革的非常有用的经验,价格闯关的时候不是一下子完全市场化,而是一部分实现市场化定价,另一部分就实行内部定价,然后慢慢的融合,最终达成一致。

可能大家看80年代90年代的影视作品,说谁有个关系可以弄到一个“条子”,这个“条子”就可以获得内部价格的一种产品,获得这种产品后再拿到市场上按照市场价销售就能赚取巨大的差价(因为内部定价比市场价低),所以当时很多有关系的人通过这条路径获得了第一桶金,然后进而下海做企业。

不管怎么样,“价格双轨制”为市场经济的改革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过渡方案,让价格改革能够比较平稳的过渡。

在银行方面,一方面设置存贷款利率的基准利率,这样为资金的定价做了基本的定调,一方面可以为商业银行给出资金的价格水平,另一方面也方便通过基准利率的调控来调控市场。另一方面又设置上下浮动范围,让银行有一定的自主权,有市场的灵活性。

银行的资金的价格本来应该由金融市场的供需双方决定的,这就是利率市场化,但是我原本是计划经济,一下子完全市场化,金融机构等主体也很难适应,所以就逐步的放开,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一直在进行,比如银行的贷款利率,在2003年以前是可以上浮30%,在2004年开始可以上浮70%,在2004年10月份,贷款利率上浮的上限取消了,下浮范围是基准利率的0.9倍。

同时存款利率可以下浮,并且下浮不设限制。2013年7月,央行宣布,银行贷款利率的下限取消,意味着贷款的利率管制完全放开了。2015年存款利率的上限也取消了,基本意味着利率市场化完成。

最近央行再次表态,“利率并轨”是下一个重要的工作,实现市场利率是贷款利率的两轨合一,未来存贷款基准利率会逐步取消,利率完全市场化,这一步的完成意味着利率市场化工作彻底完成,这个时候也更加考验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能力,尤其是小银行。

银行的存款利率之所以有基准利率和上浮利率,都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政策所决定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感觉存贷款的利率不能再由政府说了算了,而是应该以市场为主,由市场来决定存贷款的利率。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市场经济,促进经济金融全面发展。

最开始进行市场化的是贷款利率,之后是外币存款利率,最后是人民币存款利率。虽然是市场化,也得小步慢走,别还没学会走路就跑上了,那还不得摔跟头吗?

所以,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并没有完全一下子全部放开,也就是还有一个市场指导价,有市场指导。人民银行先制定一个基准利率,各家吸收存款的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这个基准价格,结合自己银行的实际情况,客户情况,来自主决定利率的价格。这就是上浮利率产生的原因。

人民币存款利率自从放开以后,也确实取得了效果。商业银行也用足了这项政策,各家银行,每个期限的存款产品,定价都不太一样了。而客户,也就是存款人,也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可以像去商场买东西一样,挑选银行,多比较一下再去存款。既能得到多一点的利息,还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因为银行为了参与市场竞争,就必须要更加精心地为客户服务。

本人专注于分享与银行相关、和生活贴近的财经内容,欢迎关注【博文微金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调节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调节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作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金融资讯网 Copyright @ 200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467号-58